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

Changzhou Grand Canal Cultural Belt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融合·创新·共享:共建大运河文化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1-04-13 09:02:46

“保护大运河,促进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大运河全流域城市与民众的职责使命所在。让我们充分认识和尊重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弘扬运河文明,让大运河保护与城市发展彼此促进、和谐共赢”。11月8日,在与第三届苏州国际旅游博览会同步举行的大运河生态圈合作论坛上,现场发布的《倡议书》赢得了近百名政府人士、业内专家、媒体及民众代表的认同与共鸣,学者们的有关分享也引发了大家对共建大运河文化共同体的广泛思考。

中国大运河链接从北京到浙江的沿线八省35个相关城市地区,大运河文化带的日常管理是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段实施,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需要一个跨界协同的体制机制来统一规划和整体实施,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发挥大运河对沿线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执行副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汪瑞霞教授应邀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大运河沿线城乡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策略与实践》的演讲,为这些问题作了深度解答,指出亟需开启更广泛空间区域之间的大沟通和大交流,因此构建一个城乡融合共生、持续发展的“大运河文化共同体”意义深远。

她表示,中国大运河是集生态与遗产保护、城乡地域文化彰显、经济与社会发展、旅游与休闲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融合型文化景观系统,形成贯通古今中外的交通带、经济带、城市带和文化带,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多元价值。大运河的开凿以水环境为核心,深深影响着城乡环境生态系统,大运河沿线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大多数都是“因运而生,因运而盛”,贯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水岸共生,对城乡聚落空间格局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她提出,“融合·创新·共享”是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的永恒主题。大运河沿线城乡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要做到“六融合”:

一是空间融合。打通区域边界,激活城乡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串珠成链营造大循环的复合型空间发展格局。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机制,实现大运河沿线不同地域特色文化精华的全景展现和品牌活动的整体推动,最终汇聚成为一个立体的文化空间网络系统,包含景观线路网络、水利航道网络、公共设施网络、特色产业网络、文旅传播网络、社区治理文化网络、行政管理网络等子系统。

二是资源融合。统筹整合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和生态资源,系统规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丰富的水网生态环境不仅创造了相对完善的水利系统,支持了东西南北物流的畅达,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不同时代人们的个性品格,大运河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之一。

三是产业融合。大运河沿线城乡建立特色产业品牌联盟,鼓励重点特色镇、村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进来,推动乡镇一二三产之间的优势互补与相互支持,促进电商、养生、养老、体育、休闲、健康、研学、节庆、会展、集市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强调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多彩呈现,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

四是学科融合。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提倡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协同联合攻关,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关注大运河文化带物理空间的基础上,更关注其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不可量化的多元价值,推动大运河沿线城乡融合发展。

五是主体融合。创新大运河文化线路引领下的“政产学研金设”协同创新机制,激励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机构、金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城市资源与人才智库下乡计划,重塑城乡互补、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

六是媒介融合。以“大运河品牌文化+N”的创新方式,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媒介,推动媒介融合向基层纵深发展,成立非物质文化、传统工艺与农产品的开发合作社,积极带动乡镇村民就业和创业,打造有温度的产品、有记忆的包装、有品质的服务,真正留住乡愁和集体记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她强调,大运河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要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为纲,以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生态修复、文脉延续、生产有续、生活安定、生命关怀的整体性社会需求出发,注重对人的生命及价值取向的尊重、对大自然无限热爱之情怀。在实施过程中,要穿越时空,充分考虑运河与当地文明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历时性全部遗产,加大对文化内涵的深度研究,加大法律保护力度,共同推动传统文化向现当代消费文化转型,确保大运河生态维护、文化传承、产业经营、旅游休闲、社区营造、文脉延续等综合功能的整体实现。

汪院长还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的工作实践做了简单汇报,并表示要加强与大运河沿线城乡之间的合作,共建共享大运河生态圈,共同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