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串联吴越、淮扬、齐鲁、燕赵等不同文化区域。大运河不仅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系列相关水利建筑,更是在2500多年间,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廊道。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包括河道遗产27段,相关遗产点共计58处。从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大运河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而广义的大运河文化实为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其自开凿以来长期形成的社会历史发展积淀物,沿运河区域的历史演进、人文风物、时空转变、族群聚落、衣食住行等等无不属于大运河文化的范畴。虽然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与保育法案中对于影像化有明确的要求,但大运河文化影像的记录和表现范围并不应过分聚焦所谓“遗产点”,而是应该更加开放、多元,将记录、发现、建构和传播的媒介功能充分调动起来。《大运河文化的影像建构与国际化传播》一书关于大运河文化影像的探讨,以运河相关的主题纪录片为主,同样也并不仅限于此,早期运河相关照片资料也成为研究之影像来源。笔者还尝试在研究过程中将运河图像纳入其中,寻找运河文化视觉化建构与传播的发展脉络的同时,也存有运河影像与运河图像关联比较之用意。本书作者致力于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运河文化影像建构历程予以系统性总结和阐述,以兼容并蓄的视角,审视大运河文化在四个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影像建构特征与问题,并以国际化传播为前提,探究中外相同题材的策略差异,深入探讨中国大运河影像的建构模式固化与传播阻滞的内在因素。在回眸与反思的基础上,力图结合新时代融媒体语境,寻找新的大运河文化影像构建模式以及国际化传播路径。
从结构上看,本书首先阐释了大运河文化、影像建构与国际化传播的内涵和外延,从本源和流变层界定概念,明确研究视阈和范围。其次,本书将建国以来关于大运河文化的影像建构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并逐一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如对知识分子介入创作的现象和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中外纪录片叙事特征在作品中的共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对大运河文化影像建构方式与定位,以及对遗产廊道的命题细分以及融媒体创作、传播可能等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都是本书的创新之处,在前期四个时间段的总体研究基础上,作者最终提出了我国大运河影像建国中“记录”与“凝形”的融合路径,以及有效实现国际化传播的前瞻性策略。作者在前人创作和批评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年大运河文化影像建构与国际化传播的发展脉络与评价,以此深化、提升大运河文化影像研究的整体感和史观。同时为大运河文化的视觉化体系构建,提供有力且有效的理论支撑,为大运河影像创作和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视角。而关于中外大运河影像建构模态的比较研究,为我国相关传统文化影像化创作和研究提供类型、特征、背景、符码等重要理论参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