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千载悠悠,水波滢滢。大运河滋养了沿岸城市,积淀了水乡文脉,造福了江苏儿女。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大运河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这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路径、目标和着力点。
今天,我们特邀9位从事大运河研究的智库专家“导游”大运河,详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给所流经的省内各城市带来的经济影响与人文繁荣。
以水为伴,运河文脉与民相连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健:大运河沟通南北,以其兼容并蓄的特性孕育出了独有的文化风韵,也为无数有志之士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眼界,这些都是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的重要契机。
从扬州的邵伯古镇到无锡的南长老街,枕河人家世代以水为伴,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与城市规划。典型的如大运河沿线城市常见的“前店后坊”模式,既是运河所赋予的商贸形态,也反向促进了运河的发展。对于沿线城市与居民来说,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财富,千里舳舻间绘尽盛世繁华,熙攘往来里尽享国泰民安。以明清时经济最发达的苏州为例,当时苏州的银元和铜钱的比价一度影响其他城市。
同时,运河的流水也促进了沿线城市水工技术、建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沉积。对于运河城市的老百姓而言,大运河带来的亲切感,是其他物质文化遗产所无法比拟的。运河两岸众多的历史遗址,加上城市百姓生活痕迹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非遗精髓,两相结合让当今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开发有太多文章可以做。
但最为首要的是权衡好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发的关系。要首先保护好运河的原真性,才能谈传承和发扬,进而创造出运河独有的文化价值。其次,应将运河看作一个整体,全线勾连起来共同做亮化工程,或发扬沿线的饮食文化,让大运河的文化开发更加丰富多彩。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大运河愈显“年轻”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刘怀玉:春秋末年,伴随着人工运河——邗沟(即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的开挖,扬州的建城史由此起笔。作为与大运河“同龄”的城市,千百年来,从城市格局到经济文化再到风土人情,扬州都被烙上了运河印记。
古人曾用“扬一益二”来赞叹扬州的经济发达。西汉时期,扬州成海盐中转枢纽,盐商云集带来了扬州商贸的发达。唐代时期,扬州又一跃成为全国食盐集散中心,盐运文化影响甚深。人们熟知的个园是清代盐商宅邸的私家园林,江南湖上园林之盛的瘦西湖也由盐商出资疏浚。就连扬州的早茶文化和沐浴习惯,也是受盐运文化影响。从烟花三月乘舟到维扬,到二十四桥赏月听箫,众多文人墨客曾赞许,江南好风景最是扬州胜。
时至今日,大运河仍在庇护着扬州的发展——一是“在用”,二是“活态”。“在用”,主要指大运河的运输、水利等基本功能依旧完好。2019年,扬州施桥船闸货物通过量3.46亿吨,同比增长6.98%,是三峡船闸货物通过量的2倍多,成为全国内河年货物通过量最高的船闸。“活态”,是指从流动的河水和船舶,到横跨2500多年的人文历史,大运河始终将自己融入到历史变迁中,成为一部“活”的文化档案。
要切实保护和利用开发好大运河这个活的历史、活的文明,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系统规划;二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增加必要的生活功能,让百姓推窗见河,临河亲河;三是宣传大运河的方式要灵活起来,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大运河越来越“年轻”!
江南运河第一渡,勾连历史与未来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研究员、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高逸凡:经岁月修饰和大运河航道的更迭,镇江同时拥有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和绕郭外青山而行的苏南运河。清代查慎行的一句“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十万家”再现了古时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第一渡”,夜晚的运河水岸船只往来频繁、人声鼎沸的情景。
因为地处运河与长江的交汇,融“五湖四海之人”的城市交通特质孕育出了镇江“绾合南北、文武兼备”的独特人文城市气质。同时,该城市集三山、五岭、八大寺而独显出的有山有水的运河风光,也引得诸多诗文大家途经此处,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王昌龄于芙蓉楼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湾停宿北固山下作“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杜牧叹“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宋代画家米芾更是为其冠以“城市山林”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