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

Changzhou Grand Canal Cultural Belt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王健:枕河人家以水为伴,运河文脉与民相连

发布时间:2021-04-12 14:19:40

“秋,吴城邗,沟通江、淮。”2500年前,运河便与这片土地一道,于历史车轮中滚滚向前,见证着运河大省的发展与变迁。新江苏对话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健,听他讲述大运河里的江苏文脉。

江南大儒顾炎武,身居乱世亦心系天下,担“匹夫之责”留名于运河两岸;江浙水路通达,儒林众生顺着运河赶考,缓缓落下一抹辛辣讽刺的开篇;教育先驱胡雨人兴办学堂、关怀水利,与水韵相伴烛照润物之言……聊起明清时期的运河故事,王健如数家珍。“大运河沟通南北,以其兼容并蓄的特性孕育出了独有的文化风韵,也为无数有志之士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眼界,这些都是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的重要契机。”

大运河宿迁段(韩巍 摄)

流动的大运河沟通了文化,也怀抱着城市,赐予其无无尽的繁华和财富。在王健看来,大运河是不少城市的起源:“过去,大江大河周边鲜有人烟,一旦泛滥便洪水滔天。恰是运河这般细润无声,才会有人群聚集,这也是为什么运河会被称为江苏的‘母亲河’,成为城镇兴起的重要主线。”

从扬州的邵伯古镇到无锡的南长老街,枕河人家世代以水为伴,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与城市规划。“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多有‘前店后坊’的模式,前面是店铺,后头是加工生产的厂坊,人们就在运河边上进行商贸交易。”王健说,“这种规划跟运河密切联系,运河造就了这些城市,城市又反向促进了运河的发展。”

大运河苏州段(黄强 摄)

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财富,在千里舳舻间描绘了繁华盛世,在熙攘往来的人群里记录了国泰民安。运河的每一次变动都影响沿线城市的中心和区域范围,更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以明清时经济最发达的苏州为例,彼时苏州的银元和铜钱的比价一度影响其他城市。“流水带来了经济贸易的活跃,漕运就是其中的典型。而水工技术和建造技艺也由此延伸,促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运河给百姓带来的改变太大了。”

运河绕城(朱武江 摄)

长城壮丽雄阔、绵延万里,故宫红垣溢彩、黄瓦流光,大运河与之相比,潺潺流水并不“起眼”。“老百姓和运河,每天都见面,大运河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普通’。”王健说,大运河带来的亲切感,是其他物质文化遗产所无法比拟的,“运河两岸有着众多历史遗址,百姓们的生活痕迹又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非遗精髓,两相结合下来,有很多文章可以做。”